经产观察
IT资讯
IT产业动态
业界
网站运营
站长资讯
互联网
国际互联网新闻
国内互联网新闻
通信行业
通信设备
通信运营商
消费电子
数码
家电
IT资讯

科学人“把脉”中国科普

作者:habao 来源: 日期:2016-10-1 14:07:30 人气:

  发布时间:2015-03-2513:30:30来源:中国青年报作者:张渺陈轶男责任编辑:李林旭

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程东红在活动上讲话

  “贪官的大脑与我们有何不同?”看到自己的研究被媒体冠上这个标题时,李纾吓了一跳。

  这位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原本发布的成果是“公平准则受金钱调节的神经基础”,拥有“客观严谨的结论”。

  那段时间,李纾成了不少网民抨击的对象。在试图让公众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方面,他变得不那么信任媒体。

  被媒体误读、夸大科研成果并非中国科普受到的唯一阻力。

  最近,由泛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制作的视频《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》发布。

  “全世界所有论文里,有五十几万的中国作者。”与视频配套的调研报告开篇便提到,仅2014年一年,中国的科学研究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便达到23.64万篇,位列世界第二位。但如此庞大的科普资源并没有催生出多少优秀的科普作品。

  两天前,作为视频首发仪式的“科学人之夜”活动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。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、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施一公等30多位各科研领域顶尖研究者会聚一堂。

  “我的父母,也总被那些虚假的医药小广告骗到,这说明我们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。”站在自然博物馆的前厅里,以“Doctor魏”闻名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魏坤琳自嘲道。

  中国那么多科技工作者的声音,到哪里去了

  作为果壳网特聘科学顾问之一,被戏称为“中国最帅教授”的魏坤琳一直致力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科普宣传。

  在他的北大同事、另一位心理学专家毛利华看来,科普是任何一个搞科学的人都有责任去做的事情。就许多研究结果而言,如果公众对其缺乏了解,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。

  自去年9月起,果壳网用半年时间进行调研。调查问卷在其官网首页和官方微博上被推广,部分科研工作者、政府机构与学会的科普联系人、高校新闻中心、科技企业公关部门和医院的临床医生被直接联络。最终,这个项目收回1539份有效的调查问卷。

  根据这些问卷提供的数据,只有不到一半的科研人员参与了科普工作。而愿意每周至少花半天以上传播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,甚至还不到一成。

  尽管曾经写过科普文章,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还是承认,比起科普文,他觉得“科学论文更加好写”。

  在去年年底接受果壳网调研采访时,徐星就曾表示,作为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科研人员,把研究流程和数据严谨地罗列成文章,对他来说“十分容易”,但写一篇流畅、准确的科普文,则让他感到“没有把握,一不小心就会出错,反而误导了大众”。

  中国农业科学院张春晖教授和他的团队,每年都会在《中国食品报》上发文章,做“科普宣传”。

  “土鸡蛋是否比普通鸡蛋更好吃更营养?”“面粉是否越白越好?”这类话题本身是读者所关注的,但这位教授也承认,文章的影响力并不大。

  他表示,“大部分老百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,接收的信息很混乱,容易盲从”。

  在一些提供科学信息的网站上,有网友评论道:“朋友圈里全是什么东西不能吃、身上哪个部位代表哪个器官、放洋葱在房间里会治疗癌症之类‘转烂了的谣言’。”还有网友感慨,“经济倒是进步了,科盲数却几何级增长了。”

  “中国那么多科技工作者的声音,到哪里去了呢?”果壳网在调研报告中呼吁。

  著名科学家、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就曾表示,科普书籍是比以前多,看上去也一片繁荣,但许多图书是知识和图画的拼凑。科普创作,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创作跟不上,“甚至还不如五六十年代”。

  “追忆美好过去”的并不只有科学家,也包括科普作家。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认为,现在的科普环境远远不如上世纪80年代。

  “以前很多报纸都有科普的版面,我们经常在上面发科普的文章,现在呢,还有几家报纸有科学稿件的容身处?”科普作家陶世龙说。

  对目前流行的一些网络科普平台,毛利华认为还是“有局限性”。尽管能够吸引年轻受众,但缺少“新的方式”,距“全民科普”有一定距离。

推荐: